第389章 千秋画卷_剧透历史:从三国开始
笔趣阁 > 剧透历史:从三国开始 > 第389章 千秋画卷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89章 千秋画卷

  剧透历史:从三国开始蜀汉篇第389章千秋画卷赵光义的嘟嘟囔囔虽然令赵宋官家心烦意乱。

  但他没忘记为何将珍爱的玉斧赔进去的原本目的。

  好在这次相当顺利,与上次已大不同。

  【回放功能已授权……

  本次是否开启回放?】

  赵匡胤瞧了瞧身旁的两人:

  赵光义不再嘟嘟囔囔,眼睛睁大让抬头纹都显了出来,显然很是好奇。

  赵普用期盼目光看着他,又看了看他右手,那意思再明白不过:

  官家还写不写?不写让臣来代劳!

  此时再将两人撵出去显然已不现实,于是赵匡胤只能暗叹一声,在赵普失望的目光下伸指写了“开启”两字。

  确认之后,入目所及的便是密密麻麻排列的一行行标题。

  赵匡胤仔细回想了一下,自己最初看到光幕时讲的是什么内容来着……安禄山?

  那在此前未看的倒是多矣,不知此次回放能否于此日尽观?

  这个想法赵普略微研究了一下便知道不可能,因为从光幕上的字来看,是要从其中择一而观,于是便不耐催促道:

  “官家,当依诸葛武侯所说,观那以豪强世家为书目之……”

  敷衍的点点头,赵匡胤一边尝试在石桌上将这目名写出来,一边则是忽然想起来:

  若后辈所说的砍死是被斩首而死的话,指的应当是隋唐前的十六国之君王罢。

  但烛影斧声又是个什么意思?

  ……

  “若说被杀君王,则晋末后有三。”

  房玄龄对史册还是比较熟悉的:

  “南燕慕容超,后秦姚泓,二者皆为宋武帝刘裕所杀。”

  “然不合烛影斧声之说。”

  “另有南齐萧宝卷,凌虐社稷亲信宦官。”

  “萧衍夜破建康城时,近侍趁其熟睡将其枭首,或便有烛影斧声之说。”

  一番侃侃而谈有理有据,令李世民信服:

  贞观英杰何其多也,后辈以为不说,自己这些先人就不知了吗?当下赞道:

  “玄龄博闻强记,可称唐之瑰宝也。”

  “那今日所复观,便由玄龄来选。”

  房玄龄拱拱手,与老友对视了一眼,于是杜如晦了然,起身道:

  “如今臣以为,亲手与陛下作记之前之光幕,皆需一观。”

  李世民哑然,这应当便是因大熊猫之疏漏,故而恐此前之简述有所错漏了,不过还是强辩道:

  “此前于《搜神记》内不过寸许见方,朕非如玄龄一般强记,有所疏漏实属正常。”

  正常正常!房杜二人与长孙无忌一起敷衍的点点头。

  然后杜如晦做了恶人,拉着李世民对照最早时其口述之记录,大概彻底滤清了大唐皇帝独观的究竟有几期。

  与新至的褚遂良道了声歉,杜如晦便将这光幕记要拿过来重新订正了一下。

  也是此时,杜如晦才忽然惊觉,这次新至甘露殿的褚遂良竟这般沉默?

  不过将光幕记要拿走时,杜如晦依稀间似乎看到这褚遂良手边还有一册,而且看其样式……起居注?

  难怪一言不发呢,合着这褚左螭能一边录光幕记要,一边还有余裕观陛下言行记起居注?

  咂咂嘴,杜如晦直觉好险:

  若是此前观安史之乱时这褚左螭便在此……

  这么一想还有点小期待是怎么回事?

  而在确定了陛下记忆不怎么牢靠之后,贞观文武干脆选择了最简单一个方法:从第一篇章慢慢看便是。

  《从战略上分析蜀汉统一的可能》,启动!

  ……

  对于后世所说的被砍死的皇帝,刘备打从一开始,便不认为是汉朝之君。

  毕竟讲道理,无论是前汉的平帝还是今汉的少帝,或是其他死于非命之汉帝,大多死于毒杀。

  那王莽倒是被砍死的,不过也是死于义军当中被斩首裂尸。

  而那烛影斧声,怎么看都像是一桩谋杀。

  故而此事转眼就被汉长安的主臣抛至脑后——需劳心之事多矣,何须再多一桩?

  至于眼前嘛,看着鲁肃脸上一副好奇的神色,不需刘备开口,孔明便笑道:

  “子敬倚东海而南下,久漂宿于舟船识天地之大。”

  “既如此,子敬可知,陆与海,孰大?”

  是地更广还是海更阔?这是春秋先贤们思考过但并不知道答案的问题,莫非孔明等人已知晓?

  下意识的,鲁肃瞄了眼孔明身后那东起罗马西至华夏的地图。

  这幅地图并不是什么秘密,但他也知晓,即便天地再如何广阔,也还是须先令华夏归一才行。

  从这副地图上看,毫无疑问是陆地更大,但既然孔明这么说了……而且再联想到此前那宋皇唐皇与孔明三人的问答。

  鲁肃笑笑也不回答,干脆也学着孔明撕了个纸条,然后将《从豪强到世家再到门阀,百姓让你们体面》诸字以俊逸的笔迹写了上去,随后起身将其抛投进了光幕。

  于是厅内俱笑,庞统更是对着孔明调笑道:

  “看来子敬不欲拜师矣。”

  孔明一挥扇,脸上满是洒脱:

  “我欲与子敬为挚友久矣。”

  想起来赤壁时两人交谈时对时局如出一辙的判断,以及后来颇有分寸的书信来往,此时再听闻孔明所说,鲁肃几乎是脱口而出道:

  “我与孔明如何称不上挚友?”

  这话一出,厅内的笑声也愈发热烈。

  热烈当中掺杂了鲁肃的一丝丝后悔——上次回放了那威震逍遥津之后,还没看那所谓的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下文呢!

  结果此时便又挖了個新坑,想要知荆襄之战详细始末,便须再等三个月。

  即便是在海上,鲁肃也从未感觉到时间有这般难熬!

  不过选都选了,也只能重新捋平心态,将当下注意力转移到了眼前。

  他当然想知道孙侯为何被玄德公轻鄙。

  但同样也想知道,这广袤之天地究竟是何般模样!

  而且这标题所说的豪强世家之言……想起来江东的豪族,鲁肃表示简直不要太懂!

  再瞧瞧孔明嘴角噙着的笑意,鲁肃也不由猜测,或今天之所得,能远超自己所想?

  重新将注意力专注到光幕上,眼看着前汉酷吏与豪强的血腥斗争,鲁肃对其也并不陌生。

  但很快,鲁肃的脸色便严肃了起来。

  今汉的云台二十八将多有豪强,鲁肃自然清楚,但从没想过立朝之初便难斩断的豪强最终竟是引出张角的“线头”。

  而在后辈口中,备受清流名士推崇的袁、杨、崔、陈、荀、曹等大氏,并没半点尊贵,反而称其乃是左右逢源的世之蠹虫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